張震宇
尼夏風
背著小筆電,走出機艙,沒有太大的期待與興奮,因為來尼泊爾已經第三次了,這裡充滿熟悉的味道、充滿著永遠黏糊在一起的尼泊爾語、依舊充滿著滿滿善意的微笑、那在胸前雙手合十,充滿敬意的「哪馬斯鬥」。
三年前,第一次參與國際志工時,其實我只是想出國開開眼界,從沒有想過我會來三次,更沒有想到國際志工會是我每年最重要的事。
回到第一年服務的Himalayan Academy Elementary School,小朋友們都長高、長大許多,但卻從未忘記我這個一年只來一次的異國遠方人。老師跟我說,小朋友們的成績很棒,很有機會進入好學校,又說,他們擁有電腦技能,可以在加德滿都找到更好的工作。
而去年捐贈的小筆電,也都被保護的非常好,小筆電也加入今年的電腦課程,使我們可以服務更多學員;課程剛開始時,學員們都不太愛說話,似乎隔著距離,尤其學員們又都是高中老師或是大學教授,我猜他們心中一定想著:「小鬼頭,憑甚麼在我面前說教?」
但其實經過三四天的相處後,學員們也不再板著一張臉,而學員們一次又一次成功的完成練習後,漸漸嶄露笑靨,開始笑我像他的兒子一樣胖,跟我說他喜歡喝酒,還有一次帶我去校園一角喝茶聊天;儘管學員們在學習過程中,一次又一次的失誤,但我相信他們已經進了最大努力,因為他們抄了滿滿的筆記。
有些學員已經將近六十歲了,記憶力或是英文能力較為不佳,有時我會失去耐心,但回頭一想,如果今天這位是我的長輩,學習電腦時,遭受到挫折,而老師卻只有一張臭臉與不耐煩,我心中是多麼的不捨?
每年在我出國前,總是有人問我:「尼泊爾缺乏糧食、醫生,電腦會需要嗎?」這問題也在我心中繚繞了千百次,一次在與EPF主席Ramesh聊天時,他說:「德國、日本的志工團隊等,都不願意捐贈電腦,只有我們願意。」而學校中有許多老師對使用電腦,只是沒有設備而已,電腦不應該是先進國家的專屬品,而是一種有需要就必須擁有的科技,經過兩年合作,到了第三年,我堅信EPF可以妥善保管電腦,並且將其效益發揮至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