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沛倫 



這堂課主要由西瓜圖去基本的了解台灣經濟發展變遷,從較理性、務實、有形且陰的農業與工業經濟到較感性、務虛、無形且陽的服務、知識與體驗經濟。而其中我認為較重要的概念在於知識與體驗經濟。

  1998年 4月美國哈佛管理學院出版了一本由派恩(B. Joseph Pine H.)與蓋爾摩(James H. Gilmore)合寫的The Experience Economy ,書中就提出了體驗經濟的觀念,備受矚目。其提到流程焦點在於:以服務為舞台,以產品為道具,在溫暖的氛圍中,環繞著消費者,使顧客融入其中…既獲得娛 樂,也體驗新穎而多元的學習,感動顧客心靈,從而產生畢生難忘的「驚豔」、「策略是智慧,但美麗的事物才是激發創新與創造力永不止熄的熱情之火。」再深入 的去了解,可知道在體驗經濟中,設計的體驗活動要具有市場的區隔作用,如原創性、差異性等,並有優勢價格。在現代的競爭環境下,產品與服務是基本盤,還需要創作個人化、難忘的驚豔、經驗。這是消費者越來越重視的要素。如驚豔手法,五感齊飛---感動價、感動商品、贈品、感動的心。

  而 知識經濟也是重要的一環。朝向“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必須做好許多的事前準備。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這麼多的途徑中,最能激發全球迴響的 莫過於提出“知識經濟”作為主導力量。顧名思義,“知識經濟”就是用知識激發智慧來創新和創造新的和有價值的產品或理論,以製造更多財富,加強經濟實力。 雖然如此,也有人提出了知識經濟的反思:如 果說共產黨讓大家都變窮了,知識經濟則是讓大家的未來都變笨了(停止進步)。人人都想靠知識發財,誰來發展知識?(畢竟【知識發展】需要人力、物力卻又不 能馬上回收,或者回收不能用數字量化。) 知識經濟之過度,已經讓人們忽略也踐踏了知識發展的重要,忘記追求真理、批判不公不正義、做為社會的良知良能,才是大學生的使命與責任。(節錄自:http://www.wretch.cc/blog/snowfan/33309790)

  除了課堂上所學的許多專有名詞外,以上的節錄文也值得我們去反覆深省。

 

余亞璇 



「說故事的一天」      

有形產業基礎V.S無形價值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樣的「西瓜圖」,上半部代表無形的行銷力量;下半部則是傳統的實體產業基礎。

    企業要成功已經不再只是苦幹實幹就能讓所有人知道,除了好實力還有好的說故事能力,講師用「載體」來形容傳統的工業以及農林漁牧,也就是企業最基層的技術面,用「糖衣」來形容產品包裝與說故事的能力。

    一個再好的商品若沒有一層美麗的糖衣來包裝可能永遠也不會被消費者注意到;相反的,原本看來不起眼的食品,有可能因為一段短短的文案或商家故事一砲而紅,甚至傳到世界各地。

    課程的開始以這個西瓜做引導,讓所有參與者能夠立即看到未來的趨勢:當所有商品都一樣的時候,附加的服務、文化知識、以及創造體驗就是分出勝負的無形力量了。

 

一頁企劃書的妙用

另一個在這堂課學到的實用企劃步驟就是依照一頁企劃書的格式,將概要的企劃內容精簡為簡單明瞭的一張A4紙,既能幫助企劃人員抓到企劃要點,又能幫助組員們條列式的釐清觀念,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技巧。

一頁企劃完成後即可轉換成概念地圖,延展企劃內容,最後再逐步詳細將整本企劃書完成。一步一步前進,由簡要到詳細避免企劃案已經完成後,才發現觀念其實是錯誤的需要修正,大大提升效率。

    這堂課主要是提綱挈領的讓大家了解未來行銷趨勢以及學習企劃書撰寫的技巧,相信不僅非商管學院的學生們有所收穫,即使是常常接觸企劃的商學院同學也得到相當多不一樣的角度,開始會試著用不同的觀點去行銷,獲益匪淺。

 

吳思漢

(一)

一 份完整一頁企劃書的撰寫包含了許多重要的部份,從企劃邏輯思考表、商品概念設計圖、企劃案基本方針、企劃概念圖、行銷活動設計、企劃案概念地圖總表一直到 一頁企劃書的完成,每個環節都影響這一頁企劃書的好壞與否。這一堂課老師所教授我們的即是這些掌控這些環節成敗的要點,以進一步完成一份一頁企劃書整體的 基礎構想。

課 程的一開始,老師先為我們講授的是影響台灣經濟發展的各種要素。利用一張西瓜狀的圖表,老師慢慢道出每個會影響企業與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並且一一延伸說 明;如體驗經濟可分為感受力與故事力,其中故事力又可再細分為創辦人的故事、品牌的故事與商品的故事等等。在聽過這堂課之前,我雖然也大約知道各大品牌或 商品似乎都有著自己的一段故事,但卻從不知它竟有著對顧客如此龐大的影響力;又如服務經濟之下的服務力,其宗旨不外乎為「在顧客開口前就先行設想周到,並 提供服務」,看似是連只懂得一般常識的普通人都能輕易回答的事,不過同樣的,在這堂課之前我也不知道它竟擁有著能夠讓如美國聯合航空這麼強大的公司股價大 跌的本事(只因為服務不佳)。 宏觀來說,它們是左右著台灣經濟發展方向的路標;微觀之下,它們也可謂為推動企業營運的重要元素。

這堂課我所學到的許多東西都是我之前已知,但卻不知其重要性的東西,著實讓我獲益良多。

李岱臻

(一)

           

這學期的創新創意課程,共計四堂課,這學期很榮幸的邀請到鄧老師為我們講授企畫書撰寫的課程,深入淺出的教我們如何寫出兼具創意和完整度的創業計劃書,鄧老師教導我們如何利用一張企畫地圖,清楚完整的分析和規劃,在企劃的架構上,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老師也在課程成果發表的前一個星期,利用了一堂課的時間,讓各組相互切磋討論企畫,對於每一組也都提供了改善的建議,利用討論的方式,讓大家思索問題的所在,並找到解決的方法。

  最後一堂的成果發表,除了鄧老師之外,也邀請了課外活動組的陳組長以及新世紀的指導老師,針對大家的創業企劃給予意見,大家的普遍問題在於財務、營收、成本計算上較為缺乏經驗和概念,從這次的報告中,也讓我了解到簡報技巧和報告邏輯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保持著謙虛態度繼續努力學習,才能幫助自己成長茁壯。

在課程中,讓我了解學生時期的企畫書,普遍在財務規劃,也就是企畫的可執行性上需要更深入的思考,並且加強自己的邏輯,必須掌握住企畫的特色和脈絡,使報告前後邏輯能夠連貫;在簡報技巧上,也必須要注意必須盡快的切入主題、直指核心,除了企畫內容要有創意之外,在成本的考量上還要加以著墨,畢竟創業計畫必須能夠有完整的營利規劃,才能讓投資者願意投資。

范雋彥

(一)

    在服務業興盛的21世紀,百家爭鳴有如春秋戰國,商品服務如何能夠鶴立雞群,在虛與實找出企業的生存之道,更顯格外重要。

以下是我自第一堂課經由鄧永宗老師的指導體會到的概念。

什麼是虛實?

        虛:知識、體驗、服務

        實:傳統農工、甚至是以往的實體設計產業。

    詳述虛的內涵:

        知識包括了如何經營品牌(品格、企業文化)、管理的Know-how及專利技術,體業講的是在顧客消費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商品的故事(Ex:創辦人的故事、品牌故事、商品故事),服務則是領先在顧客前提供周到的服務。

    當前的經濟思維已不能如以往以量以價來衡量,必須要有更宏觀的企業文化,由內而外,將商品賣出的同時,把企業自身的文化、價值連帶的行銷出去,例如BodyShop公司在銷售商品時,除了主張天然成分外,也告知顧客該公司並不以動物為實驗對象,這便是品牌的價值所在,幫助企業建立亮點的同時,也輕易的找到潛在的市場。

企業並且要靈活運用糖衣與載體,建立商品識別、價值新體系。

    現階段的商品不能像以往一樣強調材質甚至是功能的齊全,而必須塑造體驗與故事,例如Sony相機強調拍出人物的真性情,而在商品的背後所要主打的是企業的真性情也就是企業文化,讓商品成為企業的臉譜,而企業則以滿足顧客需求努力。

江羿葦

(一)

「創意/創業 企畫案構思與創意發想」課程心得

    今天是「創意/創業 企劃案撰寫實務」一系列課程的第一堂課,請到鄧永宗老師來為我們授課,主要是要教導我們撰寫企劃案思考的程序:從企劃邏輯思考表、商品概念設計圖、企劃案基本方針,一直到企劃概念圖、行銷活動設計、企劃案概念地圖,並且簡述介紹一頁企劃書的內容與功用,要我們分組進行,在下週個別交出一份一頁企劃書的作業。 

老師準備了一個「西瓜圖」給我們,從台灣經濟發展變遷來分析。台灣經濟可分為兩部份:一是較輕的、無形的、務實的、且感性的、陽性的,分為服務經濟、知識經濟、體驗經濟;一是較重的、有形的、務虛的、且理性、陰性的,分為農業經濟與工業經濟。

1960年代台灣進入農業經濟,也就是所謂的一級產業、農林漁自然產業,靠的是勞力與體力。到了1970年代台灣邁入了工業經濟、二級產業,增加了機械力與生產力。1980年二月,台灣第一家7-11也正式開張,四年後台灣第一家麥當勞也開始營業。這都宣告著台灣正式邁向三級產業服務經濟,重點著重在服務力,正所謂:在顧客未開口前,便幫他設想周到,如同嚴長壽所說:「要想在客戶之前。」到了2000千禧年,是台灣精技的一大突破,先後進入了知識經濟與體驗經濟。知識經濟要懂得運用知識腦力,懂得專利技術管理與品牌經營。而品牌經營又分為三階段:品格、品質、品牌。品格說的是公司的使命、願景,例如能讓員工、顧客感到幸福,可以獲利且回饋到社會的社會企業。而品質就是STP標準化。體驗經濟,就是所謂的創辦人故事或者品牌故事,例如STARBUCKS的LOGO就是白鯨記裡的美人魚,商品故事要有感受力與故事力。

    如果說工業經濟與農業經濟是有商品力的載體,那麼知識經濟與體驗經濟就是有企劃力的糖衣,當載體附上了糖衣元素,就會變的更多元化。就像現今的體驗農業、知識農業、服務農業。又例如:平價+奢華=85度C,這也是他們如此成功的原因。再講到近期的海角七號,鄧老師更說它是昨天與明天交會在今天的成果。

最後老師更加提醒我們,作品是不等於商品的,因為作品是不考慮成本效益的,在寫企劃書的時候要以投資顧問的角度去思考,多加入一些〝台灣元素〞,還要考慮到行業的業態,例如一樣是做咖啡,是要像丹堤、CITY CAFE'、STARBUCKS、壹咖啡、或者行動咖啡,都是直得去深思的。

    光是第一堂課就讓我獲益良多,我已迫不及待想要嘗試撰寫創意企劃,並且期待下次老師的授課,並期許老師能給予更多有效的方針與見解。

張峻祥

(一)

今天第一次聽到老師上課,講師是誠訊科技的鄧永宗總經理,印象很深刻一開始的第一張ppt是老師所說的一顆大西瓜,原本想說講義不夠不要拿這張大西瓜的講義,但沒想到老師說這張ppt大概要講半小時,當下我就很感興趣這是一堂怎樣的組課,又是怎樣的老師可以用一張ppt講半小時,於是馬上拿起紙筆開始畫ppt上的大西瓜,也非常認真的聽課。一開始老師說了7_11的店內大概有3000種商品,大賣場有一萬2千項商品,每項產品的機能都非常好,但是能夠得到消費者青睞的就只有其中幾項。如何得到消費者的注意,這其中就有很大的學問,這就是行銷!大西瓜將台灣的的經濟發展變遷切成兩半。早期主要是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比的是製造力,生產力。誰做得出品質好的東西商品誰就能勝出。但是到了現在21世紀,好品質已經是最基礎的東西,隨著生活品質提升,人們會開始更注重精神層面。大西瓜中的另一半是知識經濟,服務經濟,體驗經濟。服務經濟比的是服務力,老師解釋為「想在顧客之前」。總結以上三種新經濟型態其實可以看得出來就是把「人」的參數考慮進去。考慮人的感官,人的情緒,人都喜歡聽故事,喜歡被尊重,希望被關心,可望得到別人的貼心。以前製造業的時代比得是誰生產的快誰生產的多,但是現在生產出來的商品只是一個載體,我把他認知為行銷的基本配備,老師說的行銷,是要在載體外包上一層糖衣。像是汽車本身只是個載體,賣汽車的同時,並不是賣一個會移動的鐵殼,而是在賣一份車主可以全家一起出遊的溫馨的感覺;星巴克賣的不是咖啡,賣得是一個氣氛。老師今天說明載體與糖衣之間的關係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劉玲利

(一)

老師開門見山就以一顆西瓜剖兩半,化為今天的講課主軸,從台灣經濟發展變遷來分析。西瓜的上半部為:服務經濟、知識經濟、體驗經濟 它們是較輕的、無形的、虛實的且感性的,而西瓜的下半部為農業經濟與工業經濟,它們是比較有重量,有形的,也較務實,也就是說不改變營運模式會很辛苦。

而老師就以台灣社會的分水嶺將西瓜一分為二,道出台灣現今的經濟趨勢

他將農業以及工業比喻為「載體」, 而知識、體驗、和服務比喻為糖衣,也就是任何物品都需要備妥善的包裹才能夠吸引人的注意。

隨著時代的改變,現在的社會時一個公給大於需求的年代,競爭力居高不下之外, 顧客也多了很多選擇權,在這種情況下,顧客變的很挑,為了要吸引顧客,每個產品都需要一個亮點,也因服務力是服務經濟的脈絡,大環境衍生出了新的服務的營運模式,那就是要「想在顧客之前」也就是說,商人必須在客人還每想到之前,就先替客人設想周到。

而品牌的經營也就是知識腦力的一部分,品牌經營有三部曲,首先是老闆和員工的品格,再來是產品本生的品質,以及最後才是品牌的建立,糖衣中還有一項是體驗經濟,體驗經濟包含了三種故事,創辦人的故事、品牌的故事、商品的故事,以上的任何一件老師也舉了豐富的例子,上課非常有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zunc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